close

七海寓所

七海寓所客廳,落地窗前的書桌...

2008113日,是蔣故總統經國先生逝世20週年紀念日。對於經國先生的認識,除了幾年前拜讀Jay Taylor撰寫的蔣經國傳,對於這位促進民主轉型與經濟發展的推手,以綜觀歷史的角度的客觀評論外,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從小父親帶我到還是在簡陋小木屋擺攤,只有2張桌子的液香扁食店,看看牆上一張張他也來吃扁食的黑白照片。以及那年在山上受訓,因為他過世、禁假無法就醫,損失一顆門牙遺留下的紀念。

在歷史定位與大選前的政治紛擾下,偶而會想起如果蔣經國能多活2年,臺灣的政治情勢與經濟發展,會達到怎樣的高峰。不過這些都不重要了。唯一令人感到欣慰的,卻是他的孫子蔣友柏洞悉政治的國事、家事說。

其實,我並不是來說故事的,對於蔣家的歷史無法置喙。只是在經國先生20逝世週年紀念日的這一天,因為工作的關係有幸走進外人所謂神秘的七海官邸

113日開放七海寓所的時間決定的很倉促。雖然七海寓所已經指定為市定古蹟,但是由於產權仍然屬軍備局管理,希望在他逝世20週年紀念日這天開放的活動,一直到一週前才同意舉行,而且只開放上午半天的時間。

開放當天正好遇到冷鋒來襲,臺北盆地從12日下午開始落下綿綿細雨。大直地區正好是盆地雨勢稍歇的地區。

七海寓所在北安路上,經過忠烈祠與海軍總部之間,一處不起眼的小徑裏。上午730 分,我走進已經有許多民眾等候在外的七海。工作人員正忙裏忙外的進行活動的各項安排工作。走進北安路口,是一條長長的小徑,小徑終點左側的圍牆內,就是外人眼中神秘的七海

七海寓所原來是美軍顧問團駐守臺灣時期,美國海軍指揮官(某某將軍、名字我忘了)興建的貴賓招待所。是一幢依著圓山山簏興建的西式鋼筋水泥洋房。

七海寓所,在北安路上隱秘的小徑中。

走進小徑深處,左側一座院落,就是外人眼中神祕的七海寓所。

 

七海寓所的字,來自於美國人認為Lucky seven的七,字則是因為寓所位在海軍總部旁,於是起名叫七海寓所。七海寓所大家原來也都叫他作官邸的,但是蔣經國認為官邸只有一座(就是老總統的士林官邸),他只是因為當時兒女漸漸長大,他的身分與隨從也與以往不同、長安東路宿舍已經容納不下的情況下,而搬到七海的寓所,所以不喜歡被稱作所謂的官邸

七海有二座大門,一座在左側車庫前,正門則正對寓所大門。我們從側門走進七海,先看到車庫,然後是一塊廣場,再往裏走,圓型迴車道的左側,彷彿隱沒在樹海之中的白色洋房,就是神秘的七海寓所。換上鞋套,走上一段階梯,走進鋁門窗內的玄觀開始,也就走進寓所主人的世界。從平面圖來看,七海寓所基本上是一座平房,但是因為依山而建,而有上下兩層。寓所可以從入口玄觀,區分為二大活動空間。延續著大門口的階梯,穿過玄觀繼續往上走,寓所的二樓,是經國先生與方良的家庭空間。先看到的是不算寬敞的客廳,紅色的地毯上,一排碧綠色的沙發,英式書桌與廳櫃上,擺滿一張張生活照,絕對稱不上豪華,但卻充滿典雅與溫馨。

幽靜

穿過庭院的寓所大門。

寓所主人離開之後,石階旁乏人照顧已枯萎的盆栽。

一旁的石階,盡是爬藤蔓草。

簡單的鋁門,就是這位國家元首的門廳。

七海寓所的平面配置,大致如上。

 

走進門廳,玄關左側的擺設。

玄關右側,是屬於接待外賓的空間,待會兒再來。先往樓上,進入平日生活起居的空間。

走上階梯,轉角小憩的空間。

並不寬闊的客廳,暗綠色的沙發、典雅的英式書桌家具,就是經國先生一家人的生活空間。

客廳另一景。

處處都是經國與方良的回憶。

客廳裡的書桌

書桌旁這幾禎照片(經國、孝文、孝武),是方良女士晚年所有的回憶。每每坐在桌前,望著照片,久久不發一語。

另一旁擺放著經國與方良家聚,以及他們的愛女孝章的照片。

廳櫃上同樣擺滿片片回憶。

小孫女友梅和他的夫婿。

寓所裡不准使用腳架,一陣模糊(技術欠佳啦...)。

 

隨著長長的走廊再往內走,小小的圓桌餐廳稍作間格,轉角處一臺粉紅色小小的秤,是二個人年長深受病痛折磨之後,為了控制飲食的小工具。

再往前,餐廳左側是方良女士的臥室、右方不到3坪大的空間,是經國先生的書房,書房內的更深處,就是經國先生的臥室,每個房間的家具與陳列都相當簡單。不管是方良或是經國的臥室,都只有一幢小小的醫療床擺在中間,令人相當感慨。

方良房間轉角的方櫃上,除了仍然是一張張充滿回憶的照片外,一尊紅色的俄羅斯娃娃,是方良房裏所有擺設當中唯一與她的祖國有關聯的裝飾。經國先生的書房內,書櫃上依舊擺滿一張張兒女、子孫的回憶,牆上一幅全開的毛太夫人大幅油畫,和一服對聯,應該是經國先生日夜砥礪自己、提醒自己肩負重任的動力。

 

客廳與臥室間的小餐廳。

餐廳角落矮櫃上,粉紅色的小磅秤,是晚年控制老人健康的小幫手。左邊走道外,就是客廳。這就是國家元首的住所。

方良女士的臥房。

臥房裡唯一不變的擺飾,還是照片。而俄羅斯娃娃,就是方良女士僅存對祖國的思念。

方良女士臥房對面,是經國先生小小的書房。

牆上巨幅的毛太夫人像,以及時時刻刻惕厲自的對聯。

在簡單不過的書房,就是他還健康的時候,思索國家大政的地方。

孝勇,是經國先生最疼愛也是最放心的孩子。

經國少數與母親和影的照片。

近代中國最有影響力的3個人。

年輕孝武,和身後的蔣友柏。

經國先生房。強人最後的幾年,都只能在這小小的空間商議、處理國是。而經國與方良共有的另一點,就是這小小的醫療床。看過十分感慨。

 

走下樓梯,玄觀的右側,也就是一樓的空間。先印入眼簾的,是靠落地窗的大會客廳,和左側的接待室。接待室與會客大廳用櫥櫃隔開,接待室牆上的王太夫人巨幅油畫、一樣典雅的英式沙發、璧爐,櫥櫃裏還是照片和紀念品,整個空間大致是接待外賓和家族聚會的場所。再往內走,一邊是長長的橢圓方桌,一邊是張大圓桌,牆上邊櫃上擺設起一張毛太夫人的照片,上面寫著毛太夫人百年誕辰紀念,可見經國先生對他的母親思念之深。

就在一群人擠在小小的廚房,討論一台斑駁老舊的土黃色惠爾浦大冰箱的時候,經國先生的三媳婦蔣方智怡走了進來,親切的跟大家問好。在大家的要求下,打開冰箱讓大家一探究竟。廚房雖然有流理臺,但是卻是最便宜的不繡鋼白鐵的那種。實在很難想像這就是國家元首的住所。

下樓去、往左走。

一樓的會客廳,是七海最大的活動空間。

會客大廳一旁,是等候接見的貴賓稍歇的招待廳。

招待廳的壁爐,是七海由以往美軍興建的見證。

牆上巨幅的王太夫人畫像。

再往裡去,一邊是西式大餐桌,一邊是中式餐桌。

西式餐廳

牆上的毛太夫人像,是經國先生所立的百年誕辰紀念,可見經國先生對母親思念之深。

 

應大家要求,打開老舊的冰箱讓大家瞧瞧。

終於要走出寓所。

 

外人眼中神祕的七海。

 

庭院深深。

 

走出寓所,樓梯旁的盆栽多已枯萎,主人離開之後,也失去了照應。隨著第一批參觀的人潮走進,在政治人物的參與下,七海也開始熱絡起來。所靜靜的坐在已封閉不在開啟的大門前,遠遠的看著紀念活動的開始。

快近中午了,漸漸飄起小雨,走出人潮、走出寓所,強人已遠。想起房內的醫療床、想起依舊靜靜的躺在一旁枯萎的盆栽,彷彿是這些年也失去照應了的台灣的寫照。至於一會兒熱鬧的活動花絮,就不刊了。

                        ……………………………. 七海寓所走訪有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ct3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