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之路
好久好久之前曾經看到一張明信片,場景是一條長長的泥土路,路兩旁高高的白楊樹在陽光下閃耀著金黃,拉著小毛驢車的維吾爾族人臉上露出親切的微笑,那是秋天的新疆。其實我並不知道那條路在哪裡,明信片上也沒說,不過後來那秋天白楊木美麗的色彩和維吾爾族純樸的臉龐,就成了我對新疆的印象。
南疆之路
好久好久之前曾經看到一張明信片,場景是一條長長的泥土路,路兩旁高高的白楊樹在陽光下閃耀著金黃,拉著小毛驢車的維吾爾族人臉上露出親切的微笑,那是秋天的新疆。其實我並不知道那條路在哪裡,明信片上也沒說,不過後來那秋天白楊木美麗的色彩和維吾爾族純樸的臉龐,就成了我對新疆的印象。
昨天晚上看到國家地理雜誌播的攝影師二兄弟的中國大陸探險,剛好走到喀什、和田到塔克拉瑪干沙漠這一段。片裏的喀什看來變化還不算大,舊城與愛堤朵耳清真寺周邊還是老樣子,當地的風俗民情似乎也還沒嚴重漢化,心中頓時感覺輕鬆愉悅。
剛剛在部落格照片輪播看到這張照片,就是這個沙漠中的小鎮,塔中四井。塔中四井是塔克拉瑪干沙漠的中點,塔中是在塔克拉瑪干沙漠之中的意思,四井就是四座油井,除此之外在浩瀚的死亡之海中,再也沒有小鎮了。
我們那天本來要住在塔中的,但是因為通訊不便,不能預訂旅社。何況塔中沒有旅舍只有招待所,所以都要現場才知道有沒有床位。澳熱的氣候,沙漠的柏油路被高溫烤成波浪狀,打顆蛋掉在路上,一下子就熟了。停車問了半晌,結果運氣很好,沒有床位,床位全都被軍方包下了。於是我們只好直接往南,在一天內穿越560公里的沙漠公路...
味道
月光下,夜晚的愛堤朵耳清真寺,和白天比較起來大大不同,增加了一份神秘感。除了商品小舖,各式各樣的燒烤小吃攤都出現了,而且幾乎看不到觀光客,都是當地真真實時的生活,充滿異國風情,熱鬧非凡。
我的維吾爾族朋友
車剛過卡拉庫利湖,已經到塔什庫爾干縣境,停車休息,秋季枯黃的草原,遠處的慕士塔格峰,和我的朋友,艾力---
"艾力"是我到喀什當地的導遊,瘦高的身材、黝黑的皮膚、高高的鼻子、濃濃的眉毛、大大的眼睛,笑起來會迷死人一群歐巴桑的那一型。艾力;從名字就可以知道,他當然是維族人,第一次到喀什,就是他帶我們到處走,後來再去也都找他。他全名叫"買賣提 #$@%%^^ 艾力 ",雖然到喀什2-3次,但是他中間的名字因為聽不太懂,始終記不起來。
第一次遇見他是走絲路的那一趟,班機從烏魯木齊飛到喀什,還需要整整3個小時,到旅館的時候已經是晚上8點了,不過全中國用的是北京時間他看還有點時間,會很熱心的帶我們去多逛逛。我就是在他的導引下,初次走進喀什的舊城。
旅行的過程除了欣賞壯麗的風景之外,更吸引我的,是當地特有的風土民情,尤其是不在預料之中出現的意外驚喜,更能豐富旅者的心靈。
大體而言新疆的維吾爾族是熱情友善的民族,雖然以漢族或是外來旅客的觀點,除了烏魯木齊、庫爾勒和伊犁等大城市,大部分的地區還是相對落後的,但是或許擁有優越的地理條件,綠洲地帶的生活與物資並不缺乏(這裡指的當然不是LV..之類的),因此維吾爾族普遍和善樂觀又好客。
今天就從照片來談談新疆這個熱情好客的民族,上次約略介紹過我們的行程,因為沙漠公路長達800公里,所以原來計畫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度過一夜,以免舟車勞頓的...,結果不巧的是,沙漠中唯一的住處"塔中四井"招待所因為臨時有解放軍進駐,沒有床位,於是大夥只好在天沒亮的時候,從前一天住宿的"庫車"龜兹賓館早早出門(龜兹讀做秋詞,是漢代西域46國之ㄧ),經過一整天,好不容易在晚上10點穿越沙漠,到達塔里木盆地南側邊緣的綠洲城市"民豐",不過也因此,第2天較早到達下一個休息站"和田",也開始了這一趟最豐富的人文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