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則
札什倫布寺
窗外晴空朗朗,坐在落地窗前曬太陽,微風徐徐好不溫暖,就像那天從江孜到日喀則一樣。
日喀則是班禪喇嘛的駐錫地,海拔3,836公尺,也是後藏首府、西藏第二大城。日喀則藏語叫做”昔喀孜”,是土質良好的莊園的意思,基本上反映了整個日喀則地區在地理和歷史上的特色,也就是貴族、地主、佃農階級組成的莊園文化。
吃過午飯,我們往東北方的日喀則出發。雖然時鐘上顯示是已經下午1點30 分,但是江孜和北京有3小時的時差,太陽高高的掛在天上,坐在車裏不一會兒,就感覺很暖和。
我們沿著年楚河邊的鄉間小路走著,一路上車不多,小朋友蹦蹦跳跳的放學回家吃飯,眼前掠過遠處山丘上傾圮的城堡遺址,偶而經過幾輛載滿牧草的拖拉機車,碰碰碰碰的引擎不時冒著水蒸氣,這是西部不論城市或鄉間,當地民眾最主要的交通和生活工具。
車隊不時停下來,有時候遇見有趣的景觀下來拍拍照、有時候停下來唱歌解放,師傅們也順便抽抽菸休息一下。從江孜到日喀則有98公里遠,雖然一路走走停停,時間倒也在掌握中,車隊回到318國道之後車漸漸多了起來,大約下午4點到日喀則。
離開江孜、途中山丘上的城堡
日喀則這幾來發展很快,城市規模沿著進出日喀則南邊和東邊的幹道擴張,不過札什倫布寺週邊早期的鬧區和宗山城堡下舊城區和集貿市場,依舊相當熱鬧。一到日喀則,還沒Check in就先往札什倫布寺。這天下午的札什倫布寺人潮不多,廣場上空蕩蕩的任我們閒逛。札什倫布寺來過好多趟了,走進大門,是一大片廣場,站在廣場上放眼望去,前方是一列列白色和赭紅色外牆的大小僧舍,視線往後延伸,一片金頂在眼前展開,從左到右大致有四座大殿,強巴大殿、措欽大殿、歷代靈塔殿、10世班禪靈塔殿和大經堂,這也是信徒與遊客參訪札什倫布寺的動線。
再往後方則是後山、曬佛台,山腰上有一條長長的轉經道,山頂則是飄著經幡的天葬台。
札什倫布寺
不知道是以前沒注意,還是這是新立起的石碑--札什倫布寺
依山而建向個小鎮一般的札什倫布寺
措欽大殿
後藏地區信徒往來的大寺(2000年)
札什倫布寺藏語的意思是”吉祥須彌山”,整座寺院依山而建規模頗大,除了幾座金碧輝煌的大殿之外,札倉僧院遍布四周像個小鎮一般,來往的人們在建築與建築間的巷弄間穿梭著。喇嘛說五點鐘開始大殿就要陸陸續續關門了,催促著我們快一些。我們一行人走過廣場繞進小巷,往左沿著階梯上坡,穿過幾座院落、經院和白塔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強巴佛殿。
強巴佛是未來佛,藏人心中來世的期待。走進大殿先看到一口高掛在屋簷上的醒鐘,每個人都先敲一聲,告訴未來佛我來了,然後再走上小庭院。庭院中央高高的雙道樓梯那頭,就是強巴佛大殿。進入大殿記得要從左邊上樓、右邊下樓,上樓之後翻開厚重的布簾,就是高高的大佛。繞著大佛走過一圈,在門外望著往來的藏胞和稀疏的觀光客。
上一回怡青來的時候買了一道護身符,這次特別交代要我再帶些回來。護身符經過法師開光,由一片貝葉經摺疊成小小的方塊,用彩色的絲線纏繞著,你選好經書再裝進褐色的小掛袋子裏,就可以帶著佛陀的祝福離開。
走出強巴殿,沿著小巷在各個大殿間穿梭,時而轉入進門內、時而經過幽靜的小徑、不知名的經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4世達賴喇嘛出走,札什倫布寺在文化大革命的時候遭受到嚴重的破壞,五世到九世班禪靈塔被毀。10班禪運用成熟的政治智慧奔走在北京和西藏之間,找回幾位班禪的金身和葬在一起,重修五世到九世班禪靈塔殿—札什南捷,10世班禪因此受到藏人特別的尊崇。10世班禪過世之後,當時得國務總理周恩來為了攏絡民心,由政府斥資修建10世班禪靈塔—釋頌南捷,是札什倫布寺僅次於四世班禪之外最富麗堂皇的靈塔。
至於四世班禪的靈塔—曲康夏,共動用黃金2000多兩、白銀30000兩、黃銅80000多斤,珍珠、珊瑚、瑪瑙、綠松石等寶石7000多顆,是札什倫布寺最重要的資產。為什麼四世班禪有這麼崇高的地位呢?原來他是五世達賴嘛的上師,也是奠立札什倫布寺規模的宗師,在黃教的發展有相當重要的貢獻。文革期間,四世班禪靈塔被駐院的僧人先用泥土塗上,再堆滿糧食,對外宣稱是座糧倉,因此逃過一劫。不過後來僧人們的遭遇就不同了,不但被迫還俗,還有男女僧眾被迫結婚生子。
走過廣場,往左上山去
院裏少見的很開心的讓遊客拍照的老和尚
角落
走過經院旁的白塔
階梯盡頭的就是強巴殿
強巴殿入口
小徑2004
滿足(2004)
參觀過四世班禪靈塔之後,走到大經堂,不過大殿的大門已經關上,經堂旁這座可以提供3000人用餐,有二層樓高的大鍋的大廚房也一樣無緣再見。先前本來計畫沿著經堂旁的階梯往上走到後山上的寺院逛逛,再往山上走一段轉經道,從舊城的農貿市場下山。(這條路每次都只經過,一直沒機會深入走一趟)不過看看時間,還有幾座大殿沒參觀,晚上的飯店也不知道在哪裏,要單獨行動似乎有些困難,看來這個心願似乎還是沒有辦法實現。
雖然來過幾趟,但是再次造訪,還是有許多角落、細節值得細細品味與回想。一般遊客最後參觀的內地殿,是清朝歷代皇帝派駐大臣向班禪宣讀聖旨,以及班禪與駐藏大臣會晤的地方,第一次來的時候遇見停電,是在黑暗中一路摸索著才走出來的。
還有10世班禪的靈塔殿,塔頂的巨大鑽石、塔身上的紅寶石、綠松石。措欽大殿旁側門牆上的輪迴圖案,和走出側門可以俯瞰日喀則市全貌,和後山曬佛台的平台……。
我坐在措欽大殿前的陽台上,午後的陽光斜斜的照上大殿的紅色的門,銅環上黃色的絲帶在陽光下映照出美麗迷幻的色彩,我放慢腳步,用大部分的時間將視線停留在以前不曾注意的地方,回想上次走過的足跡、撫摸過的欄杆和斑駁的石牆。
下午6點鐘,所有的大殿的終於關上大門,我們在札倉間彎彎曲曲的小巷間拾階而下,走回廣場。這一趟札什倫布寺懷舊之旅,走得有些匆忙。
四世班禪靈塔殿是札什倫布寺最金碧輝煌的大殿
拍
措欽大殿外的庭院(2000年)
曬佛台
幽靜的札倉、山上的轉經道,是我一直以來想造訪的地方
紅色的大門
黃色的絲帶
角落的可愛神獸(應該是獅子吧)
迴廊
Time
時間到了
離開札什倫布寺,車隊再轉進農貿市場。這時候天色已暗,販賣小紀念品的小攤販已經陸陸續續收攤,一下車我就往小巷裏走,希望看到舊城後面山上的宗山城堡。第一次來的時候,這位在舊城山上雄偉的城堡遺跡,就深深吸引著我。從此只要有機會再來,就想到山上探險。上次有機會也有時間,不過更幸運的遇見11世班禪回到他的駐錫地,全後藏的信徒在札什倫布寺舉辦盛大的跳神典禮,臨時參加觀禮而再次失去走訪城堡的機會。
其實能不能找到往城堡的路我不知道,我也沒有把握有時間能去探訪,於是心想,或許、下次吧!下次吧?
只是抬頭一望,先前土牆外觀的城堡,已經整修成白色外牆的宮殿。小陳說,城堡現在正在整修,不久之後就會完成,成為日喀則的”布達拉宮”。望著以往散發著歷史滄桑的城堡,一變而成為華麗壯觀的宮殿,心裏有種複雜的情緒。只是山腳下、舊城裏的百姓仍就過著他們的日子,老人們依舊聚在路口聊天、小朋友們一樣背著書包回家,黃昏的舊城區,千家萬戶的燈火燃起,煙囪裏冒起陣陣炊煙,這該是遊子回家的時刻啊!想到這裏心裡不免有些悵然。
回到街上,想到從明天開始要往西行,海拔愈來愈高,氣溫想必愈來愈低。每天都有人問我只穿一條牛仔褲,膝蓋受傷又把長褲剪了個大洞,不冷嗎?被問得多了,自己也有些擔心,於是淑芬姐和娟瑩姐邀了老大帶我去買棉褲。,想到受傷的雙手和膝蓋,也想要找看看是不是有透氣膠帶,就驅車到市場逛逛。棉褲是買到了,透氣膠帶還是沒有著落。
晚上回到飯店,非常舒適的新環境。太陽西下,氣溫頓時降了下來,吃過飯後再重新整理了行李,明天就要離開城市往西行,夜裏望著窗外閃亮的星光,不知道未來幾天會遇見什麼事。
下山的路
傳承
2004年正好遇見慶祝11世班禪回到日喀則的跳神大典
整個城市人潮湧現 熱鬧非凡
典禮開始
一切就緒
翩翩起舞
似乎動悉世間一切事的眼神
歌笙起舞
迴旋
舊城的農貿市場(2000年)
就是新疆的巴札
商品琳瑯滿目(2000年),有古玉、藏刀、珊瑚瑪瑙、古銅器,但是現在的農貿市場,只看得見品質粗造的紀念品
山上的城堡深深的吸引我
尋找上山的路
城堡為何傾圮
2008年的城堡,已經整修成華麗的大殿
舊城百姓生活依舊,山上的城堡已經悄悄改變
一樣的祈福鎮邪
時間不早了,都收攤了
悵然若有所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