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

 

朱元璋開創了大明王朝,明朝開國之都在南京,駕崩之後就葬在南京。南京歷經戰火摧殘,很多古蹟早就空有其名,還能略窺其貌的,除了實在是規模太過宏偉的城牆之外,天王府、熙圓、夫子廟也算不上原貌,故宮就不必說了,只剩下一道城門、御道、和頃圮宮殿殘留的基柱,而開創大明王朝的朱元璋洪武皇帝和馬皇后的陵寢明孝陵,也是經過一番整建修復,才有目前的光景。

當年回南京,在中山陵的時候就覺得奇怪,從景區介紹來看,明孝陵就在中山陵旁邊,但是旅行社並沒有安排到明孝陵,對明孝陵很好奇的我問老爸,明孝陵有甚麼好看的時候?老爸回答我說明孝陵沒甚麼好看!
這二年回頭再看南京史料,發現明孝陵在民國初年看起來還真是一處殘破,令人難以想像這是堂堂明朝開國之君的陵墓。這也才恍然大悟,老爸離開南京之前,明孝陵應該是一片荒涼殘破的模樣。

 

這次回南京前就確定要去明孝陵,至於要不要去中山陵,跟怡青討論之後她並沒有甚麼興趣,所以就決定了。從明故宮到明孝陵和中山陵並不遠,也都在同一條路上,於是就搭公車去。上車之後經過二個站就是中山門,第一次看到中山門感到很震撼,一座高大的石頭城牆矗立在路中央,車直接就可以從城門口穿過,和西安舊城一樣,第二次再經過這座城門震撼感沒那麼強烈,但還是對城門規格之雄偉感到欽佩,城門除了正中央三孔拱門之外,二旁另外有二座偏門,公車繞行經過好像是個自然的圓環一樣,從南邊到北側這城門的規模至少超過200公尺 。如果以都市計畫的角度來看,這真是首都規格的宏偉涉設計。

 

回到往明孝陵的路上,因為沒去過明孝陵,不清楚到底要在哪裡下車,我打算從明孝陵入口前的四方城開始走起,於是在四方城下車。不過一下車卻根本看不到四方城在哪裡。只好跟著人群走,走著走著看到景區入口的服務中心和售票亭,就買票進去了。走了一大段路好像一直走在花圃裡,白色的紅色的粉紅的桃花是不少,很多很漂亮啦,感覺不太像是個帝王陵墓的樣子,好不容易繞了過去,才看到第二段有文武官仲翁站立在兩旁的神道,照片上看到的ㄧ長段兩旁是石獸的神道,原來在售票亭的另一側。明孝陵的神道石刻是中國帝王陵中唯一不呈直線,而是環繞建有三國時代孫權陵墓的梅花山形成一個彎路。心想那既然錯過了,就回程的時候再繞過去看看吧。

 

明孝陵起點的入口也有售票口,在我們下車的反方向,要繞過一道小坡再轉個彎才能看到,那也是往美齡宮的同一個路口,難怪在陵園路下車的時候看不到。明孝陵從四方城起算是起點,經過四方城之後看到衛崗,衛崗前有座下馬坊,那是一座二間柱的石牌坊,額枋上刻著「諸司官員下馬」六個楷書大字,想當然爾文武百官走到這裡都要下馬,只能一步步走進陵園。通過下馬坊之後,就是明信片上常看到的石獸像群神道,這是明孝陵的第一段神道,走到神道的終點是個小廣場,就是我們發現錯過的路口,從這裡開始神道往右轉大約90度,開始第二段神道,神道前有座門是文武方門,所以這段神道也就是文武官佇立兩旁的神道。在這裏的廣場邊也有個新闢的入口售票亭。繼續往前走沒多久就是欞星門,跨過欞星門就表示進入神的領域了。通過欞星門之後的步道兩旁就只有樹,沿著步道不就會遇到另一個廣場,廣場左邊有一道橋:金水橋,橋後方往東北方向是最後一段神道,神道的盡頭是文武方門,然後就看到陵園的主體。從衛崗至文武方門的神道大約長2400公尺 ,明孝陵的神道石刻是中國帝王陵中唯一不呈直線,而是環繞建有三國時代孫權陵墓的梅花山形成一個彎曲的形狀。雖然是緩坡,但走起來還頗費力。

進入明孝陵入口之後的第一段,12獸神道

12獸神道的終點,也是第二段文武官神道的起點。從這裡開始神道轉了彎往北。

文武官神道的石像非常高大

文武官神道的終點"欞星門",跨過欞星門就進入神的領域

再往前走一段路,就是金水橋,跨過金水橋就是神界裡黃帝的家

 

明孝陵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皇后馬氏的合葬陵墓。因皇后「孝慈」,故名孝陵。明孝陵修建工程從洪武十四年(1381)動工,洪武十六年完成了陵墓享殿等主體工程,先後調用軍工10萬人,一直到永樂三年(1405)才建成,共歷時25年。明孝陵首开第一代皇帝陵寝的神道作為後世子孫陵寝共用神道的制度。也改變了唐宋帝陵方上、陵台、方垣、上下宫制度和十字軸線的布局,首次按照皇宫的布局建立前朝后寝三進院落制,開創了陵寝建筑平面呈現前方后圆的格局。並從此影響了明清两朝500多年20多座帝陵的建築规制。

明孝陵在清代受到過多次重創,尤其是咸豐年間1853軍與太平軍之戰,幾乎讓明孝陵地表建築毀於一旦,康熙手書的御碑也倒地破碎。石碑上書「治隆唐宋」四個金字,是康熙第三次南巡時(1699)親筆題書,並由曹雪芹的祖父、當時的「江南織造」郎中曹寅立碑。「治隆唐宋」的意思是頌揚明太祖治國方略超過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趙匡胤一直到同治三年(1864)九月,曾國藩奉詔祭陵,才著手修復明孝陵。

 

 

走過金水橋,表示正是走入皇帝的神界,就是他的不管是天上或地下的宮殿。南北軸線上依次是金水橋、文武方門、孝陵門、孝陵殿、內紅門、方城明樓、寶頂等建築。文武方門就像紫禁城的午門一樣,是皇宮的第一道城門,進入之後各殿當然是皇帝的宮殿,從文武方門開始地勢逐漸往上,一直走到最後一道巨大宏偉的城門,就是方城,城上有明樓,方城之後就是寶頂,明太祖與馬皇后的墓。其實說寶頂大概也就是一座小山,但是和清朝各帝陵的小山丘不同,是一座規模頗大的山丘。

依據官方的說法,明孝陵從來沒被盜過。走上方城明樓往下一看,整座陵園的規模格局一目了然,不過天空灰黃灰黃的,內蒙最大的沙塵暴前緣已經籠罩整座南京城了。

 

踏進神界

遠處的文武方門,如同紫禁城的午門(南門)

從入口走到這裡有4公里,頗累

治隆唐宋碑

孝陵殿,不過這都是重建之後的建築

 

 

明孝陵原來的建築只剩下基座

內紅門,走進內紅門就走進皇帝的後宮

又是一條長長的路

終於走道黃帝的家門口

方城,就是黃帝居住的城,城上是明樓,也是新建的

走到這裡已經累壞了,在一旁的石椅上休息一下

明樓

方城入口

爬吧

 

石牆後,山丘下,就是朱元璋與馬皇后長眠之所

明樓

明樓後方的山丘,山丘頂除了一片樹林,甚麼都沒有

下山去

明樓現在是史蹟陳列管,也賣些紀念品

 

站在明樓上,孝陵淹沒在灰矇矇的沙塵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ct3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