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聚落
大埔聚落是東莒島另一個令我感到驚喜的地方。除了軍營之外,大埔是這小小的島上僅有的三處聚落之一,但也是現住人口最少的聚落。東莒鄉誌對於大埔只有簡短的描述:
大埔原名「大浦」,福州語彙「浦」為小港灣之意。東莒早先盛產黃魚、鯧魚與帶魚,大埔是島上次於福正的第二大傳統聚落區,澳口開口向南,為一個天然港灣,景色秀麗;聚落區朝向的「對面山」(又稱樓仔頂)正好可以阻擋冬季北風的入侵,故島上的居民,常依經驗法則順應季風變化採取合宜的漁作澳口,故有「夏福正,冬大埔」慣例與習性。大埔澳口外面不遠處,有一座林坳嶼立於海上,島上有豐富的生態資源與景觀,目前並無交通工具可以前往,遊客只能遠眺美景,拍照留念。
昔日大埔是一座人丁興旺的大漁村,國民政府遷台之前,聚落內民家就有50餘戶,居民200餘人,港外停泊近百艘大大小小的漁船,村內蓋有一座白馬尊王廟,但後來由於漁業蕭條,人口大量外流,村內只有 一兩 戶人家偶而前來居住,昔日的榮景已成追憶。馬祖地區推動聚落保存後,大埔已經列為聚落保存區,部分民居由政府補助修繕,現已成為遊客必到的閩東傳統聚落;附近一座軍方廢棄不久的「六四據點」,視野甚佳,地下坑道與營舍,也很值得參觀。
大埔聚落在東莒島的南方,進出聚落只有一條路,就是從東莒燈塔過來的那條。所有的建築依山而建,幾乎沒有平地,一進到聚落是片較平坦的小綠地,路旁有幢建築,好像守門人一樣,看起來似乎整修過。再往前走勢一段下坡,路邊石牆上有利用貝殼裝飾的帆船、故事,算是進入聚落的入口意象。我想這也是新進修建的,老漁村不會有這樣的浮雕。經過那片小草地是座涼亭,那是俯瞰聚落和澳口的地方,湛藍的海灣在豔陽下顯得有些孤獨,風微微的吹,偶而聽見遠方海鷗的聲音,我想這聚落近百年來的午後,就是這樣的時光吧。涼亭旁有座傾圮的牆,牆上爬滿藤蔓,一段小小的石階,二側只剩下牆垣的屋子,整個格局看起來有點像部隊的禮堂或中山室,或許就是以前大埔聚落居民聚集的地方。沿著涼亭一旁的階梯往下走,是另一個俯視這聚落澳口的角度,轉過一個彎,一旁紅磚屋前有個小小菜圃,還有幾隻雞踱著步,開始有點鄉居生活的味道,我想這是這裡還有人居住的證明,只是人呢?在往下走到底是一片小平台,那是白馬尊王寺前的平台。白馬尊王寺造型雖然簡單,但顏色豐富艷麗,藍色的屋簷搭上紅色的外牆很是搶眼,但也覺得有點太過亮眼。平台前有座香爐吸引我的注意,鏽蝕的金龍攀爬在香爐鼎邊,國泰民安四個字在陽光的照耀下將金黃色的鐵鏽襯托得非常具有歷史感。沿著平台旁的階梯繞上去就又回到剛剛下車的地方,那裏有幾座屋子,漁網,不知道是不是還有人留下來打漁維生。
走進聚落遇見的第一個石頭屋,好像是聚落的守門人一樣,堅守在這個小澳口
小小澳口,是大埔聚落的避風港
進出聚落只有一條路,建築依山而建,沒有太多平地
石牆上的貝殼浮雕,訴說著移民渡海的故事,白馬尊王是移民們唯一的心靈依靠
蔓藤爬上石柱,想必有些時日了
涼亭旁的小草地放著2艘漁船,小船休息很久了。
只剩下牆垣的建築,看起來當初應該是聚落的集合場所,或是部隊的中山室之類的。
從涼亭旁的小路走下去,石屋在主人離開後倒了,石屋卻在主人還沒回來前重建了
往下走,有個小小菜圃、絲瓜、還有小雞...看來還有人住
走到聚落的最下面,是居民的信仰中心白馬尊王廟
鏽蝕的香爐,尊王廟香火不再
尊王仍然保佑著留下來的信徒和家園
東莒鄉誌的說明實在太過簡單,走進人去樓空的聚落,看到處處斑駁卻充滿歷史的窗稜石牆老房子,你很難不去想這地方的人們從哪裡來?他們又到哪兒去了?馬祖之名是因媽祖而來,大埔居民何以白馬尊王廟為聚落的精神信仰中心?這些疑問問了大我們來的民宿主人,他也只是簡單的回答說白馬尊王是福建民間長久以來信仰的地方神衹,地方沒有發展,聚落居民外移是很理所當然的事。
這裡的地形沒有務農的條件,水源或許也不足以支撐更多的人口,依山傍海靠捕魚維生,本來就是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漁業資源枯竭,等同失去了生活依靠,駐軍離開,更是最後一擊,留下來沒有辦法生存,只好離開。我想民宿主人說的就是這麼回事吧!這讓我想起很久以前看過一部紀錄片,紀錄烏坵上的事情,住戶一戶戶離開,只剩下一戶老人,也是相同的情境。兩岸敵對的歷史,一代接著一代遷移,不能往西只好往東,這是外島住民無可避免的宿命。
研著石階往上走,牆上的小綠芽,接續著聚落的生命
人去樓空,上了鎖的門
門前的板凳,這就是聚落的午後吧
門前的雄黃與艾草,是屋主人對故鄉年年的思念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