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國之北疆-東引

與我的好朋友AK在東湧燈塔

 

因為工作環境的關係,辦公室裏每2-3年總會有群年輕朋友在某一段時間裏相聚。因為每天相處的時間比和家人還長,這群年輕人自然而然培養了好感情。蓉鑫是個來自外島的女孩,畢業之後分發到我們科裏工作,那年因為男朋友是馬祖人,所以嘗試參加馬祖的地方特考,沒想到就考上了要分發到馬祖工作。離開前夕,夥伴們依依不捨的聚在一起,約定了有一天一定要去外島找她玩。蓉鑫離開之後透過FB大家都有連繫,她回台灣的時候也會到辦公室來看看大家。我知道雖然大家感情非常好,但是要找時間特地到馬祖去不是件容易的事,今年春天,大家討論起今年自強活動要去哪裡?我說,這個夏天我們去馬祖找蓉鑫吧!

每年科室自辦自強活動都有些補助,但是補助不多。大部分的人都是請個半天假在市區吃吃喝喝一番。馬祖距離台灣非常遙遠,交通更不像本島方便,除了坐船就是飛機,一去至少需要2-3天,說說容易,但真要去還是需要一些衝動。上次到馬祖是78年秋天服兵役的時候。離開馬祖20多年,也沒有甚麼機會或特殊的理由回去。所以想找個機會回去看看。4月初,當同仁問我是不是真的要去馬祖的時候,我給了他們一個肯定的答案。蓉鑫知道我們一行人真的實踐承諾要去馬祖,高興的哭了。於是,我們決定出發。

 

其實20年前在馬祖那一年一直都待在東引,馬祖在台灣的西北方,從基隆港坐軍艦到馬祖要一天一夜時間,而東引比馬祖更遠,位在馬祖北邊大約30公里 的海上,以台灣實際管轄所及範圍而言,東引是台灣統領之下最北的地方。一般人服役到馬祖通常是跟著部隊調動,或是新兵直接分派外島駐地,然後一待就是到退伍。我因為工作特性的關係,工作地點是跟著職位調動的。每個人到外島的時間是1年,前一個人服務期滿要回台灣的時候可以填志願,當填到某個陣地的時候,那個陣地同一階級就要有一個人到東引去接替。東引那時候還是戰地,不像在澎湖平常不輪班或放假不回台灣的時候可以到處走走。所以在東引一整年也沒有機會到馬祖本島看看。只有幾次放假回台灣軍艦途中經過北竿或南竿會停靠一下,並沒有實際下船到過南、北竿。這次旅行本來安排了去南、北竿加上東引32夜的,但就在出發前1禮拜通知說因為出發日前後沒有網東引的船班,所以不能去東引改去東莒了。離開了20年沒能再回去東引看看,當然有點小失望,不過東引真的非常小,半天走走也就足夠了,花個4小時坐船待在島上一天再回北竿,其實晚上也沒甚麼可逛,不去也好。雖然東引不在行程之中,但老照片還是有幾張的,就介紹一下吧!

 

東引鄉分為東引和西引二個島,東引島很小、西引島更只有東引島的一半不到,島上幾乎沒有平地,嚴格來說就是突出在海中央的二座山頭。早期連座像樣的港口都沒有,大船靠不了岸,要靠小船接駁搶灘。靠著工兵一直到77年才建好一座深水港,5000噸的補給艦才能靠港。東引島人口很少,大約只有5600人,但是進駐的官兵大約6個營加上蛙人、海軍、和我們戰管雷達陣地,超過10000人。港口邊南澳的樂華村是最大的村落,往北的北澳是另一個小村落,二個主要村落之外加上西引島的中柳村大概10多戶人家,全都沿地型逐山坡而建。記得剛到東引那天,中午下船就揹著背包一路往上爬,吃了個排骨飯之後繼續往山上爬了20多分鐘才到營區報到。回頭一看全島已經在腳下,一覽無遺,可見這島有多小。後來沒當班的時候常常換了運動服就跑步下山去,10分鐘就到了。如果不爬山坡上的階梯走水泥路的話,也就30分鐘,就可以跑到東邊的東引燈塔、義女列坑、一線天去。頂多1個多小時就跑步運動回山上了。也有人一路跑到西引島去,最多也是2個小時就來回,可見東引島有多小。

東引鄉

北澳(圖片右方)與東引最高點雷達站

圖片引用自東引鄉公所

 

東引最高的山頭就是雷達站所在的恩愛山。其實在東引待了一年,我還真的不知道這座山叫恩愛山。倒是因為海拔最高,東北季風吹來,一顆樹也長不出來。每年春天部隊的重要工作就是到背風面的山坡折些木麻黃的樹枝,凡是有土的地方就插枝種下去,每天洗臉或洗碗剩下的水就澆樹,秋天用蘆葦草編成矮圍籬圍起來,期待冬天過後有幾枝能活下來。但因為冬天冷,過年前後氣溫可以低到5度以下,有天夜裏還降下雪來,冬天山頂上風大又冷,夏天缺水,這樹要種得活才有鬼。

東引和馬祖南北竿一樣,靠海邊都有坑道,都叫北海坑道。東引的北海坑道就在蛙人部對附近。但山上野戰醫院裏也有一個坑道,不對外開放的。我們上班要從山頂下一段長長的迴旋樓梯,再經過一段坑道到管制中心,基本上就在恩愛山的半山裏,而從管制中心在往下還有另一個坑道通到野戰醫院後方的坑道,坑道裏擺滿了5吋砲,坑道不知道有多深。在坑道裡混熟了,偶而也會跑到野戰醫院的坑道裏去看看,有時候感冒不舒服,就從下坑道去野戰醫院看病,隨便吃個藥,然後聽天由命。夏天的東引就像澎湖、希臘的任何一個海島一樣。晚上偶而會被對岸的漁船包圍,從山上往下看海面上星光點點。如果靠得太近,岸上就會打起超大的探照燈,來回不停的照著,看有沒有人偷渡上岸。這些漁船真的靠得太近的時候,就會開機槍驅離。晚上看驅離射擊感覺很奇妙。望著山下的火砲在空中劃出一條長長的橘紅火光,打到海面偶而會彈跳起來,非常好看。在山上的我們好像隔岸觀火一樣,與山下緊張的氣氛全然不同。白天的時後列日炎炎,照在海面上閃閃發光,坐在宿舍屋頂上望著大海,想著退伍之後要做些甚麼,那是一生中最惆悵的時候。

藍天白塔

 

除了這些之外,東引最著稱的應該是反共救國軍了。東引的官兵雖然不多,但是設有少將指揮官。而且通常掉回台灣就立刻升為中將,在軍中是非常重要具有指標性的陣地。很多人都傳說東引本來是海盜聚集的地方,海盜頭子叫蔡牽,看上的就是東引崎嶇的崖壁地形。民國44 4 月,從大陳島撤往澎湖的江浙反共救國軍,改編成為反共救國軍第一總隊,統轄第一、二、三大隊,11月底,由指揮官夏季屏中將率領,進駐東引,這是東引進駐國軍的開始。東引指揮部原隸屬馬祖防衛司令部督導,民國67年直接歸陸軍總司令部管轄,東引戰略地位更形重要。東引指揮官與馬祖、金門指揮官地位相當。民國70年間,陸軍總司令部為了統一全國國軍部隊編制,將東引反共救國軍指揮部下轄的「大隊」編制改稱為「營」,「中隊」則改為「連」,「分隊」改為「排」,但仍維持反共救國軍的番號。一直到民國8710 1 日,國防部實施國軍精實案,「東引反共救國軍」番號走入歷史,改編成為「陸軍步兵第 195 旅」。

 

東引島最著名的自然景觀是高聳冷峻的崖壁地型,自然生態保存得好,春天燕鷗在海崖邊滿天飛舞,戰地任務解除之後是賞鳥人士心中的聖地。因為緯度高,島四周都是磯岩,所以也是海釣人士最喜愛外島磯釣地點之一。除此之外,三級古蹟的東引燈塔是島上最著名的景點了,藍天白塔,非常愛琴海的風格。唯一的沙灘在島最南邊南橋,海龍蛙兵進駐的小海灣。有次我們到他們部隊去打排球聯誼,看到像是神秘基地的小海灣,景觀之美令人為之驚艷,非常羨慕蛙人部隊可以在這種像是南島風光的基地駐紮,可惜一般人無緣前往,那時候也不能拍照能,只能把印象存在腦海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ct36 的頭像
    ict36

    旅行者的天空

    ict3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